第5章
涩、甚至有点脆弱的质感。
就在他触摸的同时,AI解说适时响起:“珊瑚虫是微小的动物,它们需要特定温度的海水和共生藻类才能生存。
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共生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失去营养来源和色彩,变得脆弱易死。
珊瑚礁是海洋的‘热带雨林’,为四分之一海洋生物提供家园,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整个海洋生态链。”
这堂身临其境的地理课结束后,小乐的学习终端收到了小智推送的定制任务:“小乐,基于你对珊瑚保护的初步了解,请设计一条简洁有力、能唤起人们保护意识的宣传标语。
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全球儿童环保倡议’数字画廊!”
小乐苦思冥想,回忆着虚拟触摸珊瑚时那种粗糙脆弱的触感,以及斐济女孩充满期盼的眼神。
他郑重地在屏幕上输入:“给珊瑚一杯清凉,还海洋一片生机!
” 几天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设计的标语真的出现在了学校大厅的全球环保倡议数字展示墙上,旁边标注着“中国·阳光小学·李小乐”!
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海报贴满了走廊,主题是“AI for Good:科技温暖世界”。
小乐、陈思思和班上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曙光小队”,他们想为视障朋友做点事情。
“我们做个智能导盲犬吧!”
小乐提议,眼睛亮晶晶的,“比传统导盲犬训练时间短,还能集成更多功能!”
“好主意!
但怎么做呢?”
陈思思有点发愁。
“别急,伙伴们!”
小智的声音在小组的学习终端上响起,“我们可以先看看先行者的经验。”
它调出了一段全息投影:苏州某中学的学生团队展示他们发明的“睿行”智能盲杖。
盲杖能通过超声波探测前方障碍物,并通过手柄震动提醒使用者。
“哇,他们好厉害!”
小乐赞叹道。
“是的,我们可以借鉴其核心的避障功能。”
小智说,“但我们的目标是‘导盲犬’,形态更亲和,功能也可以更丰富。
比如,增加实时语音导航、识别红绿灯、甚至紧急求助功能。”
小智接着指导他们使用教室的3D打印机。
孩子们在建模软件里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一个线条圆润流畅、形态温顺可爱的犬型外壳。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