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复仇,正义归位!:全文+后续+结局

笑,那张脸我见过——陆小雅。

“等我一下,马上就好。”

女孩的声音清脆悦耳。

我屏住呼吸,手心开始冒汗。

这个角度,这个清晰度,绝不是普通的监控录像。

这是有人专门拍摄的。

画面中,陆小雅走向斑马线。

就在她刚踏上马路的瞬间,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

“小心!”

拍摄者的声音撕心裂肺。

但已经来不及了。

视频戛然而止。

我瘫坐在椅子上,全身发抖。

这段录像从来没有出现在案卷里,也没有任何目击者提到过有人在现场拍摄。

手机突然响了,我被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林悦,你还在办公室?”

是队长的声音。

“嗯,在查一个案子。”

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这么晚了,早点回去休息。

对了,明天有个交通事故要你跟进一下,道路规划师张志远被困在单行道里,闹得挺大。”

张志远?

我脑子里警铃大作。

“队长,能把详细情况发给我吗?”

“行,我这就发过去。

你早点回家,别熬太晚。”

电话挂断后,我立刻查起张志远的资料。

四十二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师,负责过多项重点工程。

我继续往下翻,在一份三年前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了他的名字。

“针对陆小雅车祸事故,道路规划部门表示,该路段设计完全符合规范,不存在安全隐患。

设计师张志远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的设计经过多轮论证,责任不在规划方面。”

我的手握成了拳头。

陆小雅出事的路口,正是张志远设计的。

那个拐角的盲区,那个缺少警示标志的斑马线,都是他的“杰作”。

队长发来的资料更详细。

今天下午两点,张志远的导航突然失灵,把他指引到了城西的一条单行死胡同。

这条路只有三米宽,两侧都是围墙,进去容易出来难。

更讽刺的是,这条死胡同也是张志远十年前的设计。

当时因为规划不合理,被市民投诉无数次,媒体也多次曝光。

张志远被困了整整四个小时,期间手机信号全无,车子熄火后打不着火。

等救援队伍找到他时,他已经接近崩溃,满脸都是汗水和泪痕。

现场围观的群众拍了无数照片和视频,各种嘲讽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就是那个设计死胡同的专家?”

“自己挖的坑自己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