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落赫然印着“ST-27-A”的编号,旁边还标注着“绝密”字样。
“潜能激发实验-27号-A组”,我默念着这个标题,下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一些我从未见过的特殊符号。
更让我心惊的是,在笔记后几页,父亲用他那工整的字迹记录了自己身体的异常数据:“肝功能异常指数持续上升”,“神经系统反应延迟”,“细胞衰退速度是常人的3.7倍”……这些都与医生诊断的“罕见免疫系统衰竭”完全不符。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一场隐秘的调查之旅。
我利用自己优等生的身份,申请了学校图书馆的特别开放权限,理由是准备全国物理竞赛。
图书馆管理员对我这个“未来的状元”格外宽容,甚至允许我进入资料库的特藏区域。
“林默,你要找的这些生物遗传学和免疫系统实验资料很冷门啊。”
老管理员曾好奇地问我。
我淡然一笑:“物理竞赛有一道跨学科题,需要一点生物知识。”
借着参加学校科技创新小组的机会,我获得了校内网络的高级权限。
那些被普通学生挡在外面的数据库,对我敞开了大门。
我一点点搜集着蛛丝马迹,拼凑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二十多年前,一个名为“天才摇篮”的秘密项目悄然启动,以“提高下一代智力水平”为名,对一批特定人群进行了基因实验。
我父亲,那时还是一名有前途的物理学研究生,成为了其中的“志愿者”。
但这个项目的真正目的并非优生优育,而是某种军事化的人体实验。
实验失败后,所有资料被销毁,参与者被下达封口令。
那些后遗症,却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们,直到一个个倒下。
就在我即将获取全部数据的前一周,父亲出了“意外”。
就医过程中一场看似普通的车祸,却巧妙地抹去了一位核心知情者。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当我借助父亲教我的特殊编程技巧,终于突破了校内网络与某个政府数据库的连接点时,系统突然报警。
“防火墙升级中,所有连接将在60秒内切断。”
我的心跳几乎停止,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争分夺秒地下载着那些关键数据——实验参与者名单、资金流向记录、死亡率统计表……“剩余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