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月后,若桃源县未能让国库增收百万两,我自当提头来见。”
女帝凝视着苏铭眼中跳动的火焰,忽然想起那日在客栈,他说起 “让泥腿子过上体面日子” 时的狂热神情。
这个男人用最叛逆的方式,撕开了官场的虚伪面纱,却又用惊人的执行力,让一个穷县焕发生机。
她轻抚案头的税银清单,指尖停在 “桃源县贡:改良稻种十石” 的字迹上 —— 这些稻种已在南方试点,预计亩产可增两成。
“准了。”
女帝突然起身,凤袍在身后猎猎作响,“赐苏铭五品同知衔,领‘黜陟使’之职,代朕巡视三州,兼管工商税务。
金牌刻‘见朕如见律’,可先斩后奏。”
殿中顿时炸开锅般议论纷纷。
苏铭却单膝跪地,以惊堂木叩首:“谢陛下!
不过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 他抬头时,目光灼灼落在女帝脸上,“臣治理桃源县时,曾用‘绩效制’考核衙役,每月按百姓满意度发放俸禄。
陛下身为天下之主,不妨也让百官试试此法如何?”
“你... 竟敢考核朕?”
女帝挑眉,却掩不住唇角微扬。
“非考核陛下,而是让百官明白 ——” 苏铭缓缓起身,青衫上的泥点尚未洗净,却比任何锦袍都耀眼,“权力不是来自天子垂怜,而是来自百姓认可。
若陛下愿意,臣可在朝堂设一面‘万民镜’,让天下百姓的心声,都能映在这金銮殿上。”
此言如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女帝凝视着苏铭腰间晃动的玄铁匕首,忽然想起他在客栈说过的话:“这世上弱肉强食就是最大的道理”。
或许,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循规蹈矩的能吏,而是敢于打破陈规的 “狂人”。
“准了。”
女帝再次开口,语气比先前柔和几分,“明日起,朝堂设‘言事箱’,百姓可直接投书弹劾官员。
苏爱卿... 你且放手去做吧。”
退朝时,苏铭走过丞相身边,忽然压低声音:“丞相大人的密室,臣已派人重新加固。
不过下次藏珍宝,记得用桃源县新出的防火油纸 —— 不然一场大火下来,您那些西域夜明珠,可就全成灰了。”
丞相浑身发抖,却不敢发作,只能眼睁睁看着苏铭大步走出殿门,青衫后襟上 “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