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关联起来时,周五下午,一封来自“星辰评分系统优化小组”的全员邮件发到了每个人的邮箱。
邮件内容是关于系统即将进行的一次小版本更新,主要内容包括:1. 优化历史评分曲线展示;2. 新增“长期服务贡献”荣誉标识(不直接影响评分);3. 强调评分调整均基于客观数据模型,确保公平公正。
我的心猛地一跳!
这封邮件的内容和我提交的三条反馈,隐隐形成了某种呼应!
尤其是第二条和第三条!
这绝对不是巧合!
系统(或者说系统背后的人)收到了我的反馈,并且用这种方式做出了回应——既像是安抚,又像是警告。
它承认了某些问题的存在(至少是表面上的),但又用官样文章强调了“公平公正”,同时对“老员工”问题给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荣誉标识”。
更重要的是,它在告诉我:我知道你在问什么,但我不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这让我更加确信,水面之下必有暗流。
但同时,我也感到一阵寒意。
我的匿名试探,显然没有逃过系统的眼睛。
我被注意到了。
16那封模棱两可的全员邮件像一根刺,扎得我坐立不安。
我知道自己被“看见”了。
接下来几天,我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我仔细检查了自己的电脑访问记录,清空了所有可能留下痕迹的搜索历史和临时文件。
我甚至在“星语”上故意发了几条无关痛痒、但绝对“政治正确”的动态,试图表现出自己的“顺从”。
我的评分没有再出现异常波动,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但这平静更让我感到恐惧。
系统知道我在怀疑,它会怎么对我?
是暂时放过我,还是在暗中收集更多“证据”,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优化”我?
我不敢再进行任何匿名试探了。
那扇门被敲响,门后的存在已经知道有人在窥探。
17我把注意力转回了工作本身,试图用优异的业绩来提升安全感。
正好手头负责的模块进入了关键的集成测试阶段。
测试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由其他部门(恰好是张扬所在的明星项目组)开发的接口存在性能瓶颈,在高并发场景下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这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
按照正常流程,我应该立刻上报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