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城血雾:1984大渡口碎尸谜案

山城血雾:1984大渡口碎尸谜案
杜小北著小说《山城血雾:1984大渡口碎尸谜案》是作者“杜小北”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李建国陈卫国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 江边腐尸1984年10月31日,重庆的深秋裹着潮气,嘉陵江面上漂浮着破碎的霓虹倒影。凌晨三点,大渡口协和村饮食店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建国裹紧蓝布棉袄,把最后一笼包子塞进蒸笼。煤炉的火苗舔舐着铁皮,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光影,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大渡口派出所的电话在凌晨四......
来源:cddp 主角: 李建国陈卫国 更新: 2025-04-22 00:08:42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看过很多现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山城血雾:1984大渡口碎尸谜案》,这是“杜小北”写的,人物李建国陈卫国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就在这时,技术员小张抱着一摞文件冲进来:“指纹有发现!柜台上提取到的指纹,和去年南岸区盗窃案的嫌疑人高度吻合。”他把两张指纹照片投在幕布上,“嫌疑人叫李大海,有三次盗窃前科,最后一次入狱是1982年,今年春天刚放出来。”陈卫国抓起外套:“查他的落脚点,立刻!”警车呼啸着穿过山城的街巷。霓虹灯牌在雨幕...
第2章
老伴的话:“老李头心眼实,说怕遇上抢粮票的,特意把整票剪成两半。”
案情讨论在派出所会议室激烈进行。
墙上的长江流域图被红圈圈出案发地点,白板上列满嫌疑人名单:隔壁早餐店老板因抢客源和李建国有过争执;菜市场的屠夫总嫌饮食店收猪下水价格低;还有几个经常赊账不还的老顾客......“都给我停一停。”
陈卫国敲了敲桌子,投影仪光束扫过他疲惫的脸,“现场发现的红色雨衣碎片,经过比对,是1983年重庆塑料三厂的产品。
这种雨衣全市只发行了两千件,而且......”他举起证物袋,“碎片上有军用编号。”
会议室陷入死寂。
80年代的重庆,军工企业林立,军用物资管控严格。
如果雨衣真的来自军工渠道,案子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就在这时,技术员小张抱着一摞文件冲进来:“指纹有发现!
柜台上提取到的指纹,和去年南岸区盗窃案的嫌疑人高度吻合。”
他把两张指纹照片投在幕布上,“嫌疑人叫李大海,有三次盗窃前科,最后一次入狱是1982年,今年春天刚放出来。”
陈卫国抓起外套:“查他的落脚点,立刻!”
警车呼啸着穿过山城的街巷。
霓虹灯牌在雨幕中闪烁,“山城啤酒,知心朋友”的广告语映在车窗上。
陈卫国盯着窗外,思绪却回到二十年前。
那时他刚从部队转业,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派出所门口,所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陈,重庆的夜,可比嘉陵江的水深呐。”
李大海的住处位于十八梯的筒子楼。
潮湿的楼道里堆满蜂窝煤,蟑螂在墙角快速爬行。
陈卫国踹开虚掩的房门,手电筒光束照亮屋内景象——床上散落着几张粮票,墙角堆着几个空酒瓶,最显眼的是窗台上那件破破烂烂的红色雨衣,下摆缺了半片。
“人呢?”
小王翻遍每个角落,只找到一封皱巴巴的信。
信纸上字迹潦草:“我对不起建国叔,那些钱我会还的......”陈卫国捡起雨衣,指尖触到内层口袋里硬物。
掏出来一看,竟是枚生锈的工牌,上面印着“国营红光机械厂保卫科”。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红光机械厂,正是李建国退休前工作的地方。
返程路上
《山城血雾:1984大渡口碎尸谜案》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