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作后,我和和死对头谈恋爱祁湛苏砚:番外+无删减版

我和祁湛的手机一模一样,但屏幕上跳出的消息不是我的:祁总,您要的《亚太建筑年鉴 1945-1960》已经送到公司前台了。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本绝版年鉴是我寻找很久的资料,全亚洲只有那家隐蔽的古董书店可能还有存货。

祁湛也想要这本书?

“雨小了。”

祁湛突然拿回手机,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救援队十分钟后到。”

回程的路上,我们谁都没有提起那本书,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彼此都备着对方常用的物品。

雨还在下,但已经变成了温柔的沙沙声,像是一个只有我们才懂的秘密。

4项目会议室里的空气几乎凝固。

我盯着投影屏上的结构图,太阳穴突突直跳。

已经连续讨论了四个小时,这个该死的承重问题依然无解。

“按照原方案,中庭玻璃穹顶的支撑点太少。”

祁氏的技术总监擦着汗说,“我们计算过,强度达不到安全标准。”

“那就增加支撑柱。”

苏氏的老工程师王叔推了推老花镜。

“不行。”

我立刻反对,“那样会破坏整个空间流动性,完全违背设计初衷。”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叹息。

我攥紧了手中的笔,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又是苏家大小姐的任性。

但没人理解那个穹顶对整个项目的意义,那是阳光与历史的交汇点,是——“苏副总的坚持有道理。”

祁湛的声音让所有人转头。

他站在窗边,逆光中只能看清轮廓,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

“不过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

他走向投影屏,拿起感应笔,“如果在这里和这里增加弧形肋架,既不影响视觉效果,又能分散应力。”

他在屏幕上画出的线条精准得令人心烦——那正是我昨晚熬夜画的解决方案,只是还没来得及完善细节。

“这需要特殊合金材料。”

王叔皱眉,“成本会飙升。”

“用 XM-72 型号。”

我和祁湛同时开口。

会议室瞬间安静。

我抿住嘴唇,没想到他会知道这种冷门材料。

这是三年前我在新加坡项目上首次采用的解决方案,几乎没有公开报道过。

祁湛神色不变,继续道:“XM-72 的延展性正好适合这种弧形结构,而且......而且它的热胀冷缩系数与玻璃接近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