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京城怕他,唯我知他夜里嘤嘤嘤:前文+后续

查近年来的重大案件卷宗,以正视听,安抚民心。

虽然并未指名道姓,但矛头隐隐指向了当初负责查办沈敬之案的官员。

皇帝为了平息舆论,下令御史台对几件有争议的旧案进行复核,沈敬之案赫然在列。

系统提示:第一步计划成功。

御史台将重新调阅沈敬之案卷宗,包括那本账本。

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复核过程中,让账本的伪造之处暴露出来。

我再次找到张嬷嬷,向她详细询问了沈秋当初拿出那本账本时的细节。

“那账本看起来有些旧了,但纸张的边角却很新,像是被人刻意做旧的,还有,上面的墨迹,我虽不懂,但总觉得和我家老爷平常用的不太一样。”

张嬷嬷努力回忆着。

系统提示:获得重要细节:纸张做旧痕迹,墨迹差异。

证据分析模块启动:根据描述,推测账本纸张可能经过茶水浸泡或烟熏做旧,但处理手法不高明。

墨迹差异可能源于墨锭配方或研磨手法的不同。

我心中有了计较。

我让侍女想办法弄来了一些沈秋平日里练字的废纸,以及王氏常用的墨锭。

然后,我凭借着前世学过的一点绘画和鉴赏知识,开始模仿沈秋的笔迹,尝试伪造一份“认罪书”。

系统提示:宿主正在进行高风险操作。

伪造笔迹一旦被识破,后果严重。

我知道有风险,但我必须这样做。

经过几天的反复练习和修改,我终于伪造出了一份看起来足以乱真的“沈秋认罪书”,上面详细“交代”了她如何出于嫉妒。

伪造账本陷害父亲的过程,并故意留下了几个与那本真账本相似的破绽。

系统提示:伪造完成度75%。

存在被专业人士识破的风险,但足以混淆视听。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份伪造的认罪书,“不经意”地送到负责复核案件的御史手中。

我想到了一个人。

前任礼部侍郎刘夫人。

她与沈家有旧,为人正直,且她的儿子正好在御史台当差。

我备了厚礼,亲自登门拜访刘夫人。

寒暄过后,我“无意”中提起父亲的案子,言语间充满了对父亲清白的坚信和对“伪造证据”的愤慨。

刘夫人听后,也深表同情,叹息着说起复核之事,并透露她的儿子正是复核小组成员之一。

机会来了!

我“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