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能过;陡到拾级而上,后面的人头,可以顶到前面的脚。
最陡处,简直面壁擦鼻,需手扣石缝方可稳住身子。
路的左边,是壁立险峰,无路可走。
路的右边,是刀切般的千丈深壑,壑底急湍如奔,壑风回荡,吼声如虎。
此处是密道通往三斗坪的唯一路径,也是咽喉险关。
这里挑担攀登根本不可能,挑夫们要么把箩筐整理成背篓,或在山民家用箩筐换笆篓,背货而登。
登时往往结伴互助,组织十人五人不等,用一条长揽绳系腰成串,搀扶而行。
路陡峭艰险,还是难走之一,还有一难,由于此路像一座独木桥,有处近两里的路段,仅容一身,来往的人如能相错而行,方能顺利。
如不错开,相对行至半路,互不相让,夺路相争,推搡械斗,往往死无葬身之地。
但听眼下退回的人说,今天攀登之难还不只是路险和让路的问题。
还有一种人祸——险道中途有一高一矮两个凶神恶煞的剪径贼,手持马刀,于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处,设卡收钱,来往商贾挑夫,需交5块大洋方能让过,否则,逼迫原路返回,若与论争,便一刀砍下悬崖。
“原来如此!”
叔祖听得,心里明白。
说道:“我不信邪!
大家跟着,看我治他!”
叔祖说罢,背着箩筐,拄着扁担,和父亲继续前行。
众人虽说狐疑,但还是背着背篓,远远跟行。
叔祖一行,渐次来到险道中段,只见那一高一矮两贼,果然是他们,矮个儿抱臂竖刀,叉腿威立,须发四张,环眼怒睁,叫人不寒而栗。
高个儿贼眉鼠眼,右手执刀,左手向来人叉开五指,吆喝要钱。
叔祖见了,放下背上箩筐,把扁担往脚下石板上猛一拄,怒喝道:“光天化日之下,敢于抢劫!
让路!”
说罢,黄铜包头的扁担在石板上一拄,火花飞溅,嘭的一声,在山谷中回响。
一见到黄铜包头的扁担,两个贼子马上认出对方是谁,原来是古宅冤家,不由分说先下手,突然持刀猛刺过来,口里喊道:“来得正好,今天见鬼去吧!”
叔祖见对方来势凶猛,后撤一步侧身,躲过一招,马上后发制人,不等对方抽回刀,握扁担的左手猛推,右手猛拉,嘡的一声,把高个儿的刀嗑飞远飘,落下悬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