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了变化。
“陈师傅!
真的是你啊,陈师傅!”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阿姨,拄着拐杖,激动地走进店里,“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自从你不在‘苏记’,那点心就没法吃了!
又贵又难吃!”
这位是住在附近小区的张阿姨,以前是苏记的铁杆粉丝,尤其爱吃我改良的红豆沙酥。
“张阿姨,您尝尝这个。”
我笑着递给她一块刚出炉的红豆沙酥。
张阿姨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对!
对!
就是这个味!
比以前还好吃!
皮更酥了,馅儿也不那么齁甜了!”
她当场就买了一大袋,临走时还拍着胸脯说:“陈师傅你放心,我这就去告诉那些老姐妹们,你在这里开新店了!”
一传十,十传百。
那些曾经因为“苏记”涨价,味道变差而失望离开的老顾客,像找到了组织一样,纷纷涌向“默记”。
他们不仅自己来买,还拖家带口,呼朋唤友。
“还是陈师傅做的地道!”
“这才是我们吃了几十年的味道!”
“价格也公道,比现在那什么‘高端苏记’便宜一半!”
“老板,你这绿豆糕绝了!
比‘苏记’以前的还好!”
小小的“默记”,门口居然开始排起了长队。
队伍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有穿着时尚的白领,甚至还有开着豪车,专程从城东赶来的食客。
我的糕点种类不多,主打几款经过我改良的经典传统点心,比如桂花糕、红豆沙酥、绿豆糕、核桃酥等,用料扎实,价格亲民,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即止。
我坚持用最好的原材料,哪怕利润薄一点。
面粉要用特定的产地,糖要自己熬制,馅料绝不用半成品,桂花要用当季新鲜腌制的。
每一个步骤,我都亲力亲为,或者盯着学徒严格执行。
口碑,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在食客圈子里传开。
甚至一些本地的美食博主也闻风而来,自发地写探店笔记,发短视频推荐。
“默记糕点”火了,以一种低调却迅猛的姿态。
与此同时,关于“苏记”的消息也断断续续传来。
“听说‘苏记’又涨价了,一块普通的核桃酥卖到三十块!”
“味道越来越差,还搞什么会员制,充五千送五百,谁上当啊!”
“上次路过总店,门可罗雀,服务员比顾客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