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废墟里,后来被我无意找到。
现今村里无需再保留这种东西,倒不如让你带走,做个见证。”
夏瑶接过木板,心里五味杂陈。
那块朽木看似坚硬,却因海水浸泡与祭祀诅咒而千疮百孔,上面血斑斑驳,像是沉重的历史控诉。
汽车沿着海岸公路驶离,夏瑶回头望见潮水拍岸,日光斜照在海面闪着金鳞。
这个闽南渔村依旧古朴安静,仿佛什么都没改变,但实际上,一切都无法回到从前。
之后的日子里,夏瑶将自己拍摄到的珍贵素材整理成纪录片,取名《饲龙舟——闽南海祭的另一面》,在网上引起轰动。
有媒体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大部分村民缄口不言,官方也只称“缺乏实证”。
渐渐地,这场闹剧般的“灵异事件”被淡化成传言,不再成为社会焦点。
可在夏瑶心中,却依旧留存那夜的每一道绝望呼喊、每一片珊瑚白骨,像潮水般会在梦里一次次回涌。
几个月后,夏瑶到一家水族馆拍摄海洋生物,意外见到一个新展品:一种在深海才发现的“人形珊瑚化石”,外形与她当初在饲龙舟里见过的珊瑚人俑极其相似。
她盯着那展品,无言许久。
或许大海永远不曾忘记那些沉下去的灵魂,只是人们轻易地遗忘了他们存在过。
海洋无言,却会在某日以潮汐或浪涌,托起一个被遗弃的真相,让后人看见历史的隐秘角落。
落日余晖下,她想起村里那碑文上无数名字,也想起自己在龙骨上钉下帛书的一刻,仿佛听到千百哀魂的叹息与安息。
那是一个走向终结的献祭循环,也是一扇通往反思与警示的大门。
她将木板碎片放在掌心,默默感受它的纹理,犹如海岸线嶙峋的暗礁。
也许,这才是她潜水生涯中最无法忘怀的一场“探秘”——不是寻宝,却找到了更可怕、更沉重的东西。
夜幕再次降临,直播后台仍有观众留言,询问当初那场子时探海直播是真还是假。
夏瑶不再作答,只回复一句:“大海深处,人类的贪婪和恐惧都能被放大。
有些东西……不是眼见就是真,也不是未见就为假。
希望我们都能敬畏生命,敬畏大海。”
她合上电脑,望向窗外浩瀚夜空,一轮明月照耀海平面。
今夜已无惊涛骇浪,却留下无尽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