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风折杨柳临阳侯月竹无删减+无广告

,可是看着他那张带着血迹伤痕的依然瞧得出些棱角,清苦书生模样于心不忍,还是出手相救。

爹爹也是这样熬过来的。

他说寒窗十年,千里奔波只为那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正赶上夏日梅雨季节,官道泥泞难行,我也只得在客栈蜗居数日。

我请郎中替他清洗伤口,补养身体。

买来书籍与纸笔墨砚让他温习功课,他对我自然感激不尽。

家中父母把我当男儿教养,读书女红都教,肚子自然有些墨水。

我们时常坐在雨帘之下谈诗论道,他看书我沏茶,他写字我磨墨。

但更多的是,他一脸忧国忧民与我讲这天下百姓是如何生存艰难。

出身官宦人家,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我自小也是衣食无忧。

那些人间疾苦也只是从下人口中听出一些,只是高墙把我真实的世界隔离开来,觉得很是遥远。

我很是钦佩他一心为民的志气,在天下应该多一些这样一心为民的读书人。

季春宁说新帝登基有整顿吏治,荡清天下污秽之志,是个难得的明君。

他豪言壮志要做新帝手中一把最锋利的剑,斩除人间一切不平事。

父亲说过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但这理想也要符合实际。

若是只会清谈抱怨,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实话实说:“就凭一人,这天下的沉疴难治。”

季春宁以为是我看不起他,当晚就不辞而别。

他留给我一封信,信中仅八字:鸿鹄御风云,家燕栖屋檐。

我冷笑:他这是笑我小女子头发长,见识短呢。

那夜,也下着雨,也不知他带上雨具没。

此路前行艰难,忘君珍重。

一别之后,回京后我即使在家中也时常听到他的消息。

从他中了进士再到殿试被点了探花郎,那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一下子就成为京都炙手可热的人物。

听说放榜后,好多人家榜下捉婿,季春宁是那个最热门的人选。

毕竟前三甲就他一人风华正茂,尚未娶亲。

母亲听着父亲盛赞季春宁不但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前途无量,就怂恿父亲要不咱家也去捕捉。

这话当着我的面说,明白意思的我立刻低下头去。

脑子都是我与他再次重逢的场面,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呢。

母亲其实一直都在京都留意年纪与我相仿的儿郎。

扯着手里细绢嘀咕:我才不要他这么个穷酸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