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军事历史> 春秋篇

>

春秋篇

老张谈故事著

本文标签:

军事历史小说《春秋篇》,男女主角分别是春秋谈故,作者“老张谈故事”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精彩片段:庄公虽然年纪小,但样样都记在心里,爹死了,庄公就知道自己应该运用爹的教导了。母亲来为断(弟弟)要京城,庄公一口答应。为什么要答应呢?庄公是这么想的,母亲是个女流之辈,说白了没什么主意,而弟弟只有十岁,乳臭未干,就算把京城给了他,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能成什么气候呢?但是如果不给,问题就大了,不给的话,娘...

来源:fqxs   主角: 春秋谈故   更新: 2023-02-24 22:48:35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书名叫做《春秋篇》的小说,是作者"老张谈故事"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春秋谈故,内容详情为:上次说到,郑庄公用计杀了自己的亲弟弟段,关于庄公和段这一段历史,史书上基本都是同一个观点,就是郑庄公故意纵容弟弟,最后逼死弟弟现在我们回头比较理性的去总结的话,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公平实际上,庄公给了他的弟弟段足够的时间去克服和改正,22年的时间不能算短了,郑庄公真的想杀他弟弟的话,需要22年的时间来找个理由吗?不需要,也没必要,万恶之源、在于郑庄公和他的弟弟段有一个共同的变态母亲庄公有的...

第7章 庄公争霸


看完了平王东迁,我们先让他休息休息,我们拐个弯看看郑国,郑国的这段历史也是非常精彩的。

郑国庄公只有13岁,虽然13岁,但庄公什么都明白。

自己的父亲郑武公在周朝任上卿,斗争经验十分丰富。

每次回家探亲,武公都会给大儿子讲讲朝廷的事情,告诉他:

“中央的斗争比地方的斗争要激烈残酷得多,

从理论到案例都给他讲。

庄公虽然年纪小,但样样都记在心里,爹死了,庄公就知道自己应该运用爹的教导了。

母亲来为断(弟弟)要京城,庄公一口答应。

为什么要答应呢?庄公是这么想的,母亲是个女流之辈,说白了没什么主意,而弟弟只有十岁,乳臭未干,就算把京城给了他,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能成什么气候呢?

但是如果不给,问题就大了,不给的话,娘一定不肯善罢甘休,动不动就闹点事出来。

最可怕的,娘也会狗急跳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自己来一包耗子药,让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如今,京城给了段,娘没理由再闹事了,就算他再怎么不喜欢自己,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娘应该也不会对自己的亲儿子下毒手的。

所以庄公给的很痛快,断走了,庄公就开始做两手准备了,我们常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管他是红心黑心,两手准备就是好心。

第一手准备就叫感化,庄公经常去看望太后,也常常给弟弟送些好东西过去。

他想,

“再怎么说也是亲娘和亲弟,如果能感化大家,和和美美的,有什么不好呢?

第二就是有备无患,庄公在京城安插了自己的人,严密监视段(弟弟)。

同时庄公重用季祖和自己的叔叔公子吕,前者来管理国家,后者来操练军队,动不动就找周围的小国家操练一把,保持战斗力。

随着太后越来越讨厌自己,庄公知道,第一手准备恐怕没戏了,今后的工作恐怕要放在第二手上了。

十岁的断,啥也不懂,断去了京城,他不敢一个人睡觉,每天要和奶娘挤在一起睡,刚开始太后每次派人来说很想他,再后来除了说想他之外,还要说他的哥哥庄公不是个东西,总惹自己生气,再后来基本上就是骂庄公,对自己不好了。

段是个十岁的孩子,一开始还挺想哥哥的,渐渐的,他不想了,后来开始有点讨厌哥哥,恨他了。

到了18岁成人的时候,这段已经非常痛恨庄公了,他确信哥哥的确对母亲不好,禽兽不如,而哥哥对自己完全是糖衣炮弹,笑里藏刀,随时准备灭掉自己。

断决定有所动作,他要救亲娘于水深火热之中。

京城的北面是北壁,西面是西壁,这两座城市都不属于京城,段决心要把这两座城市弄到自己的名下,看看庄公的反应,这就叫投石问路。

段把北壁、西壁两城的守城官叫来,一拍桌子说,

“你们两座城归我了,今后赋税一律交过来,不用交去首都了。

地球人都知道,太后特别宠断,地球人都知道太后要求的,庄公是不敢违抗的。

北壁、西壁两城的守城官摸摸自己的乌纱帽,再顺下摸摸自己的脖子。

啊!两人心想,“首都太原很远,京城很近,除了服从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于是很快整个郑国都知道北壁和西壁两座城市被断抢走了。

郑庄公当然知道,他还特地去拜会了自己的母亲。

太后原本很高兴,看见大儿子来了,脸色却阴沉下来,她知道大儿子要来说什么,她已经准备好了,破口大骂,大吵大闹!

然而她小看了自己的大儿子,郑庄公绝口没有提段的事,简单问候了几句就走了。

断也在等,等着庄公派人来责备自己,然后自己就随便认个错并交还北西两壁。

可是,庄公似乎完全不知道发生这样的事一样。

不久之后,娘给断来信了,娘在信中说:“大胆干,娘是你的坚强后盾。

两年过去了,段相信,自己手下的粮草已经够了,自己手下的京城虽然是一座大城,但是没有军队呀,自古以来,军队都在首都和边境。

在普通的城市里,只有少量的地方武装来维持秩序。

断当然知道,靠这几杆枪,了不起只能上山打游击,要想夺取政权,还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

于是段开始打猎,打猎就需要人马,就需要操练。

这样一来,段在自己的地盘上征兵了,之后开始演练阵容和打法,这一下地球人都知道段在整军备战,地球人都知道段想要干什么了。

庄公当然也知道,不过,这一次他甚至连母亲那里也没有去。

太后很高兴,她以为这庄公不是软就是蠢,

太后:“看来自己真没看错这个叫雾生的孩子。

她不知道,她其实是真的看错了自己的大儿子。

断也很高兴啊,他坚信哥哥不是怕妈妈,就是怕自己。

“忍。

庄公告诉自己。

在那个时候,忍字有18种写法,可是庄公没有写下任何一种,他把这个字放在了心上。

忍是什么?忍就是刀刃在心上。

这边,郑庄公是在忍,可是,他手下的弟兄已经看不下去了,他手下的大夫们怎么也忍不下去了,公子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庄公的叔叔。

有这么一天,公子吕找到了季祖,

“小季呀,断这人欺人太甚,摆明了是要造反,你是顾命大臣,你怎么的,都应该去跟主公说说吧。

季祖说:“急什么?我不是不想说,我是在忍。

季祖说着就笑了,整个郑国在这个时候笑得出来的只有他,而且也只有季祖知道,庄公是在忍,所以他也跟着一起忍。

公子吕:“忍什么?你是庄公的叔叔,你去问问他,他会告诉你的。

季祖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他真的是个人物,难怪郑武公当年就这么看重他。

公子吕于是来找庄公,毕竟是自己的叔叔嘛,庄公热情接待,公子吕也就倚老卖老了,说话一点不客气,他怎么说的呢?

左传这本书上有记载,这么说的:

“国不堪二,君将若之何,欲于大舒,臣请视之,若佛语,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这句话听起来很拗口,我给您翻译一下,翻译成现代大白话,就是这样的。

公子吕:“国家是不能忍受二元化领导的,老大,你究竟想干什么?你要是想把国家给老二?早说啊,我这就投奔老二去,如果不想给,我建议,找个机会就办了他,你总是这样磨磨唧唧的,人民群众对你都没信心了。

庄公笑了,说:

庒公:“老叔啊,急啥呢!我还没急呢。

公子吕虽然嗓门比较大,但还是一个聪明人,现在他已经知道了,庄公早已成竹在胸,不仅是庄公,就连季祖也是成竹在胸的。

赵本山这个以小品出名的大叔,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猫走什么步,取决于耗子。

郑庄公能忍到什么程度呢?是取决于弟弟断的。

断决定动手了,所以庄公也决定动手。

断又出兵,占领了两个地方,并且把这两个地方的父母官驱逐出境,整个郑国都震惊了,就好比把上海给了你,你顺手一下就把浙江给划了进去了,现在又顺手出兵把江苏给占了,还把中央政府派去的省长给赶走了,这不是造反吗?这不是分裂吗?这不是郑独吗?

郑庄公没急,他放风出去,说要到周朝的首都洛邑走一趟,他继承了武公在大周上卿的职位。

想起来的时候,还得去伟大首都转一转,过一把当中央领导的瘾。

太后听说了,笑了,立马派人去找段,也就是她最宝贝的小儿子送信,约好,郑庄公不在的日期来进攻首都,他在城内做内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是,太后一门心思宠自己的二儿子,没有花心思给自己的大儿子,他太不了解自己的大儿子了。

送信的人一出城门,当场被逮捕了,搜出的书信直接就到了庄公手里,庄公看完了信,只说了两个字,

“可以。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万事俱备,东风劲吹。

我们看过一些电影,电影当中描述毛主席指挥百万雄师渡大江,当时毛主席说了一句话,是轻轻的说了一句话,怎么说呢?

毛先生说了:“下手吧。

于是,中国的历史就此改写,郑庄公当年,也这么轻描淡写的说了两句话,

“可以,可以

果然,名人名言呐,郑庄公22年,也就是前722年这一年,郑庄公、35岁,他的弟弟段、32岁。

段亲自率领大军200乘战车,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城,前往首都。

这京城和首都可不是一回事儿,京城这地方叫京城,郑国的首都可不是京城哈。

另外和您解释一下,200胜的战车不等于说只有200部车,而每一部车基本的配置呢?大约是50人到70个人。

在当时,每一辆车的配置,一辆车大概是50到70个士兵,也就是说200胜的战车意味着是什么呢?大概是1万多的军队,一万多士兵的部队在当时已经不算少了,而且当时是里应外合啊。

段心里是在想,从现在开始,让老大,永远永远留在周朝的伟大首都,吃他的皇家饭吧。

但是段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日子,其实不是自己的老娘太后定的,而是自己的亲哥哥定的。

哥哥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这个傻弟弟来了,哥哥到底为自己准备了什么呢?段不知道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两个都对,陷饼之后就是陷阱。

段率领的大军,刚刚出了自己封地京城的东门,公子吕,也就是他的叔叔,同时也是郑庄公的叔叔,也率领200战车大军就进了京城的西门。

等到段走出老远,突然听到老窝被端的消息,赶忙回头的时候,公子吕的大军已经占领了京城,并且从后面追到了跟前。

驾、驾、驾……

两军对阵,各自都有200乘战车,公子吕在阵前大声喊:

“断谋反,我待主公之命讨逆,对面的弟兄们,你们属于非法武装,就地解散,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话音刚落,断的部队里就发出一阵轻松的欢呼声,大家下车的下车,卸甲的卸甲,拍着屁股回家了。

从大道理来说,人家公子吕是正义之师,代表合法政府,从小的道理来说,段手下的兵都是京城人,谁没个老婆孩子、初恋情人什么的,老窝都端没了,我们还不赶紧回家看看吗?

段傻眼了,人都走光了,这仗还怎么打?当下扭头就跑,和手下十多个随从一路狂奔,这一路上奔波坎坷,上个厕所都费劲。

好不容易,段终于赶到了贡城,城不大,但是够坚固,也够别致。

赶到了贡城,哎,段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的上趟厕所,然后美美的喝了碗水,在床上好好的躺了一阵,这个时候,段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这就叫,辛苦经营2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呢!早知如此,其实当初就来这贡城有什么不好呢?大家不还是很喜欢自己吗?

城虽不大,但是吃得饱穿得好,不用被人赶的到处跑,上个厕所也不用分成上下半场,多好啊。

躺着躺着,段突然觉得奇怪,

段:“咦,怎么公子吕没从后面追来呢?好像整个追赶的过程当中也没全力来追击啊!难道因为我是他的侄子吗?好像不对呀,当初劝我哥哥杀我的不就是公子吕吗?

正在想不明白呢,有快马来报,

“公子吕的大军将贡城给包围了。

虽然被包围了,但士兵没攻城,一个小小的城根本就经不起公子吕大军的一轮攻击,他为什么不进攻呢?

段想不通,

“难道是想派人来劝我投降吗?

想到这个,段就准备好投降了,可是两个时辰过去了,没人来劝降,而且攻城那边也没动静。

到了这个时候,段终于明白了,他猛然的明白了,其实说起来这段也很聪明,甚至不亚于他的哥哥。

可惜的是,有些事情直到现在他才真正的明白过来,段仰天长叹说:

段:“娘啊,你害死我了!

从一个无知少年成为谋反的叛贼,都是他的老娘一点一点纵容的。

段现在看得很清楚,哥哥不是不能杀自己,哥哥杀死自己就像拍死个苍蝇一样简单。

但是哥哥不愿意动手,他不愿意给自己留下杀亲弟弟的恶名,可是,哥哥也不会放自己走的。

怎么办呢?

段知道,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都是死路,一是上吊,二是自刎。

段选择了上吊,不过在上吊之前,他叫来两个亲随,对他们说:“我只能自杀了,我死之后,你们带着我的儿子华,去魏国投奔公子巴。

那是他(段)的朋友,华是段的儿子,人称公孙华,当年只有13岁。

随从就问了:“主公,公子吕怎么会放我们走呢?

段:“放心吧,会放你们走的,哥哥既然不肯亲手杀自己的弟弟,当然也不会亲手杀自己的侄子了,公孙华这么小,放走他也不会有什么后患,还能体现自己的宽宏大量,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段真的很聪明,贡城的城门打开了,因为,段已经死了,郑庄公来了,其实他早就来了。

庄公进了城,直接到了段的府上,段躺在床上,已经断气了,庄公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弟弟了,说心里话,他很喜欢这个弟弟,他也只有这么一个同母的弟弟。

弟弟聪明、英俊,也很有礼貌,庄公经常会想起他,如今见到弟弟了,没想到却是最后一面,庄公扑到在段身上,放声大哭了起来。

不是断想不开,现在是他真正想开了,而庄公的泪水也不是装出来的。

那一刻,他真的有些后悔,手足情深呐!不管此前再怎么理智,见到兄弟的尸体,他还是忍不住要悲伤。

庄公就问断的随从,

庒公:“段死前说过什么?

随从:“他说娘害了他。

庄公没说话,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弟弟段、死的还算明白。

庒公:“娘啊,你害死了自己的小儿子,也害得自己的大儿子承担杀弟的罪名,你是什么娘啊,你比后娘还不如啊!

郑庄公愤怒了,忍字到了头,就是忍无可忍了。


《春秋篇》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