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河回响:番外+无删减版

士看我给孩子们讲课的情形,他们看着这些孩子们的眼神很复杂,糅杂了希冀羡慕又带着点点欣慰。

不过总是来去匆匆,仿佛看着这些孩子就有了动力似的。

周淮安倚在门框看我上课,怀表链缠在指间。

有次课后他忽然说:”素心也戴圆框眼镜,她总说镜片能挡住乱世的风沙。”

我总是想多了解周淮安这位出现在课本上的人物一点,很有耐心地倾听。

“我俩以前都是燕京大学的学生,素心在燕京大学教国文。

她总说,我以后也适合当个教国文的先生。”

“我们喜欢在课业之余讨论古代的那些诗词歌赋,她素爱楚辞,认为那是天下第一美。

我说我总要找到比楚辞更美的诗。”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聆听着。

周淮安掌心的怀表在月色下流淌着细碎银光,表盖上那道弹痕在我眼中忽然变得滚烫——和故乡老宅檐角悬挂的铜风铃,竟有七分相仿。

仰头时满月正悬在刺刀尖上,圆得让人喉咙发紧。

这样的月亮该照着青砖巷里未扫的松针,而不是落进战壕结霜的土层。

我无意识将衣角攥出层层褶皱,仿佛这样就能攥住江南烟雨浸润的檀木窗棂。

08腊月廿七的北风卷着鹅毛雪,把密营的木刻楞房刮得吱呀作响。

我蜷在塞满乌拉草的土炕上,数着桦树皮窗棂漏进的雪粒子。

外头断续的“咔咔”声混着女人压低嗓门的絮语,妇救会的七姑八姨正举着缴获的三八式刺刀,借着月光剐取冻硬的桦树内皮。

刀刃刮过皲裂树皮时溅起的木屑,簌簌落在她们补丁摞补丁的棉袄上——前日刚用灶灰染过的粗布,在雪光里泛着青黑的寒。

“使点巧劲,剐三层皮留层膜,来年树还能活。”

赵婶子佝偻的背影像张拉满的弓,她总把淡金色的内皮仔细卷成筒,塞进打满结子的粗布围裙。

这些带着冰碴的树皮天亮后要混着发霉的橡子面,在烧红的鏊子上烙成能硌掉牙的“抗联饼”。

上回李铁柱啃得太急,生生崩了半颗槽牙,血水混着饼渣咽下去的模样,活像吞了把带锈的刀片。

周淮安三天前带着队员往承安镇去了。

临行前他擦那杆中正式步枪的枪栓,铜制的弹壳在掌心排成黄澄澄的月牙。

我蹲在磨刀石旁看他补棉鞋,听见他说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