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角。
一次,学校为了促进学科融合,鼓励各个社团联合举办活动。
林漾所在的文学社和苏珩所在的数学建模社团决定合作,举办一场以“用数学解析文学之美”为主题的活动。
然而,合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两个社团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差异较大,在活动策划初期就产生了诸多分歧。
文学社成员注重活动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希望通过诗歌朗诵、文学作品分享等形式展现文学之美;而数学建模社团成员则强调活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倾向于用数学模型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规律。
林漾和苏珩作为两个社团的关键联系人,夹在中间倍感压力。
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沟通协调。
苏珩组织数学建模社团成员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让他们明白文学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也蕴含着内在的逻辑结构。
林漾则带领文学社成员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独特视角。
在他们的努力下,两个社团逐渐相互理解,找到了活动的平衡点。
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
同学们通过新颖的数学模型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又在深情的诗歌朗诵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这次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让同学们对文学和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林漾和苏珩在社团中威望大增。
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经历,让彼此的感情更加坚如磐石。
第十五章:实习抉择的迷茫与支持转眼间,大三的暑假来临,林漾和苏珩面临着实习的抉择。
林漾收到了一家知名出版社的实习邀请,这份实习机会能够让她深入了解出版行业的运作流程,对她未来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出版社位于另一座城市,需要她离开现在所在的城市几个月。
苏珩则获得了一家本地科技公司的数学建模实习岗位,该公司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能为他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他又舍不得林漾离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林漾看出了苏珩的纠结,她温柔地说:“苏珩,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分别而放弃难得的机会。
这几个月的实习对我们的未来都很重要,我相信我们的感情能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