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故事瓦宵坝移民

第16章

对先辈的致敬,让年轻一代在血脉传承之外,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身世与家族的厚重历史。

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直起腰,稍作休息时,偶尔会哼起一首古老的歌谣:“瓦洲坝上泪沾巾,背井离乡为生存。万里征途多苦难,新土扎根盼安稳。”那质朴的旋律,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歌词,瞬间将人们带回了数百年前的那个离别时刻。仿佛能看到,瓦洲坝渡口上,移民们满含热泪,一步三回头地望着故乡,岸边的垂柳依依,却留不住他们漂泊的脚步。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遭遇过暴雨泥泞,也面临过疾病饥饿,但他们从未放弃,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在新的土地上扎根,寻求安稳的生活。这首歌谣,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桥梁,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先辈们苦难与坚韧的生命节奏,让后人即便身处和平年代,也能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先辈们的伟大。

集体记忆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推动旅游业发展

如今的瓦洲坝,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匆忙离别的渡口,而是成为了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其中,有许多怀揣着寻根梦想的移民后裔。他们带着族谱,带着家族长辈的嘱托,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站在古老的渡口遗址旁,脚下的土地仿佛还残留着祖先的足迹,望着悠悠流淌的河水,他们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离别愁绪却又饱含希望的年代。心中涌动着的,是对先辈无尽的敬仰,是对家族历史深深的热爱,眼眶不禁湿润,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触动。

当地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份文化遗产背后巨大的旅游潜力,积极投身于瓦洲坝移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一座现代化的移民文化博物馆拔地而起,馆内陈列着精心收集的文物,那些陈旧的农具,或许曾陪伴着移民先辈们在新土地上开垦;泛黄的族谱,详细记录着家族的迁徙轨迹与世代传承;珍贵的文献资料,从官方视角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