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对哥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可也没想到会这么突然,这么决绝。
等媒人走后,爹和娘把哥叫到屋里,关上门,小声地商量起来。娘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这事儿都怨咱家那小子,太不懂事了,把借来的自行车随便往外借,让人家村里人议论纷纷,这下可好,亲事都黄了。”
爹叹了口气,说:“现在说这些也晚了,得想想办法挽回。我看啊,还是得去王大爷家一趟,把自行车的事儿说清楚,再把车子买回来。咱们不能让人家说咱们家不地道。”
娘点了点头,转身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包袱,递给爹。爹接过包袱,掂了掂,里面是他攒了好久的钱。他深深地看了娘一眼,转身走出了屋子。
爹一路走到王大爷家,心里五味杂陈。他进门就把包袱放在桌上,对王大爷说:“大兄弟,我来是把自行车的事儿说清楚的。我家那小子不懂事,把您的自行车借出去了,还惹出了不少闲话。这不,我把车子买回来了,您看看,钱在这儿呢。”
王大爷一听,愣了愣,随即笑了起来:“老哥,你这是干啥呢?车子借出去就借出去了,我又没说要你买回来。再说了,那事儿我都听说了,不怪你家小子,都是村里人爱嚼舌根。你别往心里去。”
但爹还是坚持要把自行车买回来,他觉得自己家的行为已经给王大爷带来了不少麻烦,不能让这事儿就这么算了。王大爷看爹这么固执,心里也明白他的意思,知道爹是个要面子的人,不想因为这事儿在村里留下什么不好的名声。王大爷拗不过他,只好叹了口气,收下了爹递过来的钱,把自行车推给了爹。
爹推着自行车,一步步往家走。路上的风,吹在他的脸上,有点凉飕飕的。他心里五味杂陈,既觉得松了口气,又因为亲事黄了而难过。回到家,爹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也不骑,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它。自行车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却像是个无声的提醒,让爹心里不是滋味。他想起哥的不懂事,想起亲事的突然变故,再想想自己这么些年的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