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的战争

>

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的战争

动荡不安的红太郎著

本文标签:

网文大咖“动荡不安的红太郎”大大的完结小说《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的战争》,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现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张士诚陈友谅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话说江苏是全国知名的散装省,所辖的“十三太保”热衷于各玩各的,看自家人还不如外地人顺眼。别的省市肩并肩称兄道弟的和睦场面,在这里大概率是偶然事件,相互编排、不屑,甚至褒此贬彼一下才是熟悉的日常……而其中最不受待见的城市,省会南京要是谦居第二,还真没谁能跟他争那个第一。而南京遭受“......

来源:cddp   主角: 张士诚陈友谅   更新: 2025-01-25 00:37:41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的战争》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动荡不安的红太郎”,主要人物有张士诚陈友谅,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因此在老朱起家的班底里,身为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仅是个屡试不第的举人,胡惟庸更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剩下的还不如这俩学渣呢。这样的人才储备想要割据一方都勉强,如何能图谋天下?所以后来朱元璋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礼聘曾经他最讨厌的“酸丁”出山辅佐,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就拿著名的“浙东四先生”刘基(即刘伯温)、宋濂...

第8章

生不干了,找朱元璋告状说刘三吾作弊,搞地域歧视偏私南方考生。

老朱大怒,派侍读张信(浙江人)等12人组成调查组复核试卷。结果后者得出的调查结论显示北方考生就是水平太差,根本不配取中,因此考试结果公平合理。

结论一出,舆论大哗,朱元璋更有种被当猴耍的感觉,这是为啥?

自靖康之变后,北方大地先后沦入女真、蒙古之手长达240年,社会经济、技术以及文化事业遭到极大的摧残,逐渐落后于南方。实事求是的讲,让南北方举子同考一张卷子,整体上北方不敌南方是必然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北方还有两千万的人口基数,连一两个读书种子都找不出来,那就太扯了。

就拿此前几次科举为例,洪武十八年共录取472人,其中北方132人上榜,占比为28%;洪武二十一年相应的数字是97、16、16.5%;洪武二十四年是37、9、24.3%;洪武二十七年是100、21、21%——上述四次科举共录取706人,其中北方出进士178人,占比25%。

所以短短3年之后,北方一下子就拉胯到全军覆没了?糊弄傻瓜呗!

朱元璋再次派人调查,据报刘三吾曾找张信“关说”,然后张信就把北方考生的“陋卷”上呈,以证明其水平不行,不配录取。

此时的老朱身体已经不行了,否则再兴起一场株连万人的大案不在话下。但他还是确定下南北卷制度,就是以后科举分南北定额录取,以防止某地垄断官场。

可以说朱元璋人老了,眼光还是依旧毒辣。

江南人与老朱家相看两相厌,这一点他心知肚明。所以对这些没胆子造反,又非常擅于在暗地里耍花招的家伙,老朱采取的对策就是“一力降十会”——你不给我做官,我就砍死你;你出来给我做官,我就弄出各种大案要案继续名正言顺的砍死你。

除了抡刀子砍,还有更狠的招数等着江南人。

第一就是“洪武赶散”。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迁江

《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的战争》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