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拆迁三年后,我竟成了闺蜜的笑料

到时候影响高速通车你可负不起责。”

“领导,你可别吓唬我这个老头子,大不了你们派挖机来,从我身上开过去!”

“我说你这个老同志,怎么就这么固执呢,我们是不可能做违法的事的,但是你愿意看到别人的房子都盖好了,你还住在这个嘈杂的环境里吗?”

“那我不管,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我怎么着也要多讨回点公道!”

“爸,你别糊涂了!

咱们这个赔偿已经不少了,大不了我们不要,都留给你们盖房子用!”

我依旧试图劝一劝公公。

“你到一边去,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连个带把的都生不出来,还在这里瞎搅和!”

我一听这话,脑袋嗡嗡的,仿佛天都塌下来了。

难道我为这个家着想,反倒成了我的不是了,还指责我生不出儿子,有这样的老人家?

老公也没替我说话,我委屈极了,厌恶地看了他一眼,抱起女儿就走,边走边流泪。

嫁给他,真是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

“不签!

不签!

你们都走开!

商量好了再过来吧!”

身后传来姐夫的咆哮声。

<(七)我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由于对丈夫极度失望,尽管他多次尝试来接我们回去,我却始终没有同意。

然而,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我仍旧密切关注着拆迁的相关事宜。

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拆迁案例,也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

在众多案例中,“海珠之眼”显得尤为独特。

它位于广州市中心,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城市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造。

所谓的“海珠之眼”,指的是一个家庭,由于其位于黄金地段,其补偿要求不断攀升。

起初,他们的补偿标准是一套住房加上几十万的赔偿金,但看到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亚运会召开迫在眉睫,于是他们狮子大开口,赔偿诉求涨至1500万,而那座祖传的小屋仅有30多平方米。

周围的邻居们陆续搬离,唯独他们一家坚持留守,期待着那笔天价的赔偿。

他们深信,处于黄金地段的房产价值连城,他们耗得起政府耗不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周建起了高楼大厦,高架桥也分叉绕过他们的房屋,他们这才意识到拆迁已经完成,而他们的房屋变成了一座孤岛,被人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