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坡时,恭敬地欲要下跪行礼。东坡一把扶住他,笑道:“徐掌家,不必行此大礼。”
徐伦心中明了,便道:“苏爷久在丞相门下,常往来于此,礼不可废。且此地不过是门房,何必如此?”东坡摆手道:“此地无事,不必拘礼。”徐伦见状,便邀东坡前往丞相府的东书房,那里是丞相的外书房,门生知交,往来皆至此处。于是,二人步入书房,徐伦命童子烹茶奉上。
“禀苏爷,小的奉老爷命,去太医院取药,不便久留,若有事,苏爷尽管吩咐。”东坡点头道:“请去忙你的事。”徐伦告辞而去,东坡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环顾四周,见四壁的书橱紧闭,上面的锁似乎都还未动过,文几上只有砚台和笔砚,空荡荡的,毫无他物。
东坡伸手打开砚匣,看到里面是一方绿色的端砚,甚是精致,砚池中的墨迹未干,触目生辉。正当他准备合上砚匣时,忽然看到砚匣底部露出一角纸。东坡心生好奇,便轻轻翻起砚匣,取出那张纸,竟是一篇未完的诗稿。他认出字迹正是荆公所书,题目写着《咏菊》。
东坡微微一笑,自语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昔年在京为官时,荆公下笔如飞,数千言一气呵成。可如今,三年未见,这一笔果然不同了。”他低头细读,那诗的前两句写道: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东坡眉头微蹙,心中暗道:“这两句诗怎写得如此随意?西风者,乃秋风也,金风吹过,菊花凋零自是常见之事。然菊花属于火,深秋开花,敢与霜雪抗争,怎能言‘吹落黄花满地金’?此语不合自然之理,未免不妥。”
东坡心头一动,拿起笔来,依照自己的思路续写下去: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之后,他不由得有些愧心。心想:“若荆公此刻从书房出来,见我在此当面拆他的诗,恐怕会觉得不合体面。若将诗稿悄悄藏起,又怕他日后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