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说,杀了我之后他很愧疚,就想着去灵堂查看,结果发现我有微弱气息,便用药救了我。
将我放在浮光郡破庙,是想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
而我刚醒来时遇到的茶棚老板,也是耶律浩的人。
我沉默许久,对耶律浩说:“我们议和吧,我想守着黎国,让百姓安居乐业。”
耶律浩眼中闪过复杂情绪,最终坚定道:“好,有生之年,我不再踏入黎国。”
我们击掌为誓。
我明白耶律浩对我的感情,可我忘不了家人死于曲国之手,忘不了他刺向我的那一剑,这份仇恨,此生难以释怀。
8
议和后的日子,我一心扑在黎国的重建上。
我常常微服出访,走过黎国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努力学着如何做一个真正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君主。
耶律浩也信守承诺,从未踏入黎国一步,但他的影子却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时常想起林羽,他的死如同一根刺,扎在我心底。
我努力践行着他信中的话,试图平衡民生与军事,可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看到百姓辛劳的模样,都会让我想起他那失望又疲惫的眼神。
在处理政务的闲暇,我总会拿出林羽的信,反复地看。
那熟悉的字迹,仿佛还带着他的温度,可写信的人却已永远离去。
我多希望他能在我身边,哪怕只是冷冷地指出我的不足,也好过如今这般天人永隔。
9
然而,表面的平静下,实则暗流涌动。
曲国内部有一股势力,不满耶律浩与我议和,他们认为耶律浩对我留情,是因为儿女私情,这是对曲国的背叛。
他们开始在边境制造摩擦,骚扰黎国百姓,试图挑起两国争端。
我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
一面安抚百姓,加强边境防御;一面思索应对之策。
我深知,一旦战火重燃,受苦的还是两国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