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在短短三年内,已经是正四品户部侍郎。
皇上惜才爱才,即使文轼太过清廉,惹得其他人弹劾陷害,皇上屡次从牢里捞他。
君臣之间,惺惺相惜。
即使这个皇帝曾经下旨抄家,可坐在那个位置上时,不过是个少年天子,背后的势力太大,不得不为。
所以哪有什么正邪两立、对错之分,不过各为其主罢了。
只不过,文家选错了路。
许多年后,文轼是前朝力排众议的改革家,屡次被贬,又屡次被任用。
很多人问他。
文大人,你这是何必呢?位极人臣,你已经得到了所有,何必折腾。
多年的官场沉浮,他脸上已经没什么表情了。
只是淡淡地摇头。
他被贬到过遥远的岭南、琼州,也被贬到过苏杭。
听说,他在外游山玩水,作诗赋词,好不惬意。
直到太子之争,他再度被任用,已被封为御史大夫。
此时,他不过二十五岁,尚未娶妻。
是京城里炙手可热的黄金单身汉。
而一直爱慕他的晁盈,也未婚配。
皇帝下旨,令两人完婚。
他并未反驳,只是长久的沉默被太监打断。
“臣接旨!”
再次重返官场,他还是像以往一样刚正不阿。
只不过,多了些老练的计谋去应对那些躲在暗处的腌臜。
我了解阿四,他只是不屑于那些低级的手段。
后来,他一路官至宰相。
那时,我的儿子也已经十三岁。
太子之争依然激烈。
我求皇帝立我儿为太子,哭得泪花四溅。
不是我贪图权力,而是我真的想让我儿和那位前朝有抱负的大臣改变这个国家。
“月儿,我若不想立阿烨,又何必封他的舅舅为大将军,提拔文轼为宰相呢?”
我泪眼汪汪地看着他。
我明
小说《折桂令》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