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都市小说> 官场智斗

>

官场智斗

鲍尔日著

本文标签:

以舒雨晴少泽为主角的都市小说《官场智斗》,是由网文大神“鲍尔日”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人生没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尤其是当官,郝晓东在官路上炼历多年,才渐渐明白这其中的许多玄机。于是,一部继《升官证道》之后的新小说与读者们见面,让我们一起见证另一种官场人生。...

来源:fqxs   主角: 舒雨晴少泽   更新: 2024-11-10 10:23:09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鲍尔日”创作的《官场智斗》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我爹编个菜篮,有钱人家放在家里当工艺品。我爹聪明手艺好,他见别人要花篮,就既编菜篮又编花篮。这几天,他在家编出一对新式花篮,上面还有图案:树枝上蹲着两只喜雀。这花篮编在差不多了...

第5章: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永生铭记

放了暑假,我就帮着家里做些种菜的农活。

菜农嘛,就是向舒雨晴这类城里人提供蔬菜的农民。

我们没有稻田,村里人除了种菜,基本上还有一门手艺。

我爹郝春树会编竹篮。

那手艺是附近一绝。

别人编个菜篮,主要卖给别人上街买菜。

我爹编个菜篮,有钱人家放在家里当工艺品。

我爹聪明手艺好,他见别人要花篮,就既编菜篮又编花篮。

这几天,他在家编出一对新式花篮,上面还有图案:树枝上蹲着两只喜雀。

这花篮编在差不多了。

他还是不满意,反复在编。

我说:“爹,你编得再好,人家也只会付那么多钱,差不多就行了。”

他朝我笑笑,不解释。

然后说:“你去浇菜水,太阳当顶时,就不能浇水了。”

我挑了一担木桶去了菜地。

我家的菜地真大,一遍遍挑水,一棵棵地浇。

快差不多了,我娘站在地坪里,双手放在嘴边喊:“晓东,你同学来了,少泽来了——”她悠扬的喊叫声,在对面山谷回荡。

我挑起水桶就往家里走。

少泽见了我,玩笑道:“晒得像个真正的劳动人民了。”

我把他引进屋,我娘忙泡茶,又去端糖果盒。

少泽说:“伯娘,不用客气,我爸叫晓东去一趟。”

只要是汪校长叫,我爹娘就特别高兴。

我娘说:“晓东,你快去换一身好一点的衣裳。”

我换了衣服,我爹在单车架上捆那两个花篮,我才知道,他这么精工细作,原来是要送给汪校长的。

他对我说:“一对,你小心骑。”

我和少泽一路飞驰,一会儿就到汪校长家。

我从自行车上解下两个花篮,少泽问:“这是送给我家的?”

我点点头。

他说:“我妈肯定高兴,她就喜欢养花。”

一路上了五楼,敲开门,少泽妈见了我,高兴地说:“哟,晒黑了点,快进来。”

我一手一个花篮,说道:“李阿姨,这是我爹编的,送给你养花。”

李阿姨接过,反复端详,笑得合不拢嘴,说:“你爹手艺好,哟,还有图案。”

我说:“喜雀,喜上眉梢。”

李阿姨说:“到这里吃中饭,我现在去买菜。”

我望着少泽,意思是你爸呢?

少泽指了指卫生间。

李阿姨出去了,一会儿,汪校长出来。

我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校长好。

他指了指书房,意思要我进去。

我跟他进了书房,少泽泡了茶进来,先端给我,再端给他爸。

汪校长指了指椅子,示意我坐。

我坐下,少泽进来坐在我的旁边。

汪校长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放下茶杯说道:“晓东,和你商量一件事。”

听着商量二字,我着实有些感动。

校长和我商量,这是多么尊重人的用词啊。

语言是有温暖的,一股暖流在我周身弥散。

我边忙点头。

汪校长问:“在班上,你是不是感觉有点别扭?”

这说对了我的心思,自从发生66事件之后,我总感觉别人的眼光变了。

当着汪校长的面,我想逞强,便说:“还好,少泽,还有猴子,肖逸经常跟我玩。”

汪校长轻轻地摇了摇头:“要跟我说真话,那件事对你有影响。

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懂教育心理学。

一个人处在不友好的环境中会影响学业。

当然,这个环境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有些同学确实不友好。

二是你心理上有些阴影。”

我不得不承认,汪校长观察人的眼光很厉害的,便点了点头。

汪校长抽出一支烟来,点燃,吸了一口,缓缓喷出一缕烟雾。

我很喜欢他这个动作,就跟诸葛亮一样,手中有把扇子,时不时轻轻摇晃一下,从容,智睿、潇洒。

他没有那把扇子,从容之气就少了一半。

同理,汪校长要是不抽烟,那份沉稳大气也显示不出来。

因为他把烟放在嘴边,不抽,那副从容镇定的气质比唐某强强多了。

他说:“我想给你换个环境。

到二中去读书。”

这话很突然,换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

我的大脑嗡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汪校长说:“少泽也去。”

这句话立马慰抚了我万马奔腾的心,只要有少泽在,我就心安了。

汪校长继续说:“我妹妹在二中教书,那里的教学质量也不差。

这样,一来有人管束你们,二是离开了这个环境,你就可以一心读书。

三嘛,少泽也需要离开父母,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只要少泽一起去,我当然乐意。

免得在这里总成为一些同学眼中的“人物”。

只要我走过。

有些同学就在我后面指指点点。

何况少泽去,那边还有他的姑妈。

我冲口而出:“校长,我愿意。”

汪校长又喷出一股烟,说道:“去了就读寄宿,两个人要互相帮助,一心扑在读书上。

我对你们两个的要求是考上大学,毕业不要分回秦水县。”

我用力地点头。

汪校长说:“转学手续,我都交你们班主任去办理。

下学期开学,两个人一起去报到。”

我如释重负,真是太好了,在这个学校,我真太尴尬了。

其他同学背后指指点点,我还无所谓。

主要是不想遇上舒雨晴。

每次出教室之前要望一下,前面是否有舒雨晴。

每次去食堂用餐,排队时要观察一下,这列队伍中是否有舒雨晴。

他娘的,活得像身边埋了颗地雷一样。

除了这颗地雷,还有一颗绊雷——孙燕婷。

我也不想看到她。

见着她绕道走。

你说,这种环境还读什么鬼书,每天走路都要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汪校长啊,您真是个心理学家。

只是高中时代的我,没有经过炼历,口才并不好。

万语千语总是表达不出来,但我的眼睛湿润了。

汪校长说:“你们两个去玩,等会在这儿吃饭。”

吃过饭后,我骑着单车回到家,把汪校长帮我联系去二中读书,少泽也一起去的事情说给我爹娘听。

我娘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半天才说:“晓东啊,他是怕你在这里没脸皮,帮你换个环境。

你要好好读书啊,以后要报答汪校长啊。”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机关,是我班主任刘老师后来告诉我的。

我转学,汪校长就指示刘老师把我受了处分的那份档案抽出来,重新做了一份插进去。

汪校长啊,汪校长,刘老师啊,刘老师,你们才是天底下真正关心穷苦孩子的好人啊。

时间一晃而过,快要开学的前一天,有几个玩得好的同班同学约好,要和我们聚一聚。

当晚,我们就到学校对面的山上去团聚,那儿有座古亭。

我们一共西个人。

除了我和少泽,还有肖逸,张行远(小名猴子)。

我们带了啤酒,饼干,畅谈各自的理想,肖逸和张行远一起合买了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送给我和少泽。

送给我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了两句话: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唐代王昌龄送柴侍御的诗中两句。

是啊,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虽然离开了一中,亲爱的肖逸、张行远,尊敬的刘老师、汪校长,我将永远记住你们的关爱和帮助。

1989年9月,我离开了秦水一中。

未来的生活如何?

容我抽支烟再慢慢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