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完整版(林澈朱元璋)火爆小说_《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完整版》林澈朱元璋小说免费在线阅读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完整版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完整版

林澈

本文标签: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是由作者“林澈”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此言一出,厅堂内顿时骚动起来这些淮西勋贵们听了此话,一个个咬牙切齿他们在朝堂上从朱元璋那里吃瘪,正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听说这中间原来有人煽动,顿时一个个拔刀的拔刀,抽剑的抽剑恨不得现在就将此贼子剁成肉泥眼看将众勋贵情绪调动起来,李善长朝胡惟庸使了一个眼色胡惟庸心领神会,站了起来说道:“二皇子蹲诏狱的消息,想必各位已有所耳闻?”众人纷纷点头,这些勋贵都是朝中将...

来源:ywqd   主角: 林澈朱元璋   时间:2024-01-28 15:36:36

小说介绍

网络作者“林澈”的经典佳作《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火爆上线,是一本军事历史小说。文章精彩内容为:”朱樉嘿嘿一笑,接口道:“昨天先生讲到皇上颁布重农抑商的原因,说到一半,就醉过去了。”“我花了点银子,让人给先生按跷,舒服就好,先生天天给咱上课辛苦了。”林澈笑了笑,没有纠缠这个话题,开始讲课:“你知道,当今皇上农民出身,对商人天生没有好感。”“认为,商人在赚取钱财后,大量购置田地,逐渐成为地主,进...

第二十章


父子俩都陷入沉思。

这时,隔壁传来交谈声,吸引两人的注意。

“越狱的事到此为止,无须再说,咱就当没发生过。现在咱们接着上课,昨天酒喝多了,说到哪了?”

林澈抿了口酒,看着朱樉赞许道:

“不过,你小子昨天安排的按跷确实舒服,昨晚睡眠质量都好了很多。”

朱樉嘿嘿一笑,接口道:

“昨天先生讲到皇上颁布重农抑商的原因,说到一半,就醉过去了。”

“我花了点银子,让人给先生按跷,舒服就好,先生天天给咱上课辛苦了。”

林澈笑了笑,没有纠缠这个话题,开始讲课:

“你知道,当今皇上农民出身,对商人天生没有好感。”

“认为,商人在赚取钱财后,大量购置田地,逐渐成为地主,进而剥削农民,”

“还有,商人四处奔走,朝廷难以管理,连收税都找不到人,在皇上看来这些商人就是一群毫无价值的社会蛀虫。”

“这些都是当今皇上,制定重农抑商的重要原因,却给大明商业造成了极大破坏。”

说到这,林澈停顿了下,随即语气加重:

“其实皇上错了!”

“商业与商人,两者有本质区别的!”

“商业,是通过买卖方式使得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商业本质是交换,是基于人们对价值认识的等价交换。”

林澈喝着小酒将前世学的一点经济学知识卖弄了一番。

朱樉闷头闷脑的听着,一脸茫然。

‘商品流通’?

‘价值认识’?

‘等价交换’?

朱樉发现每次林澈讲课,嘴里总能蹦出几句莫名其妙的新鲜词儿。

可是一番解释后,又总能让他眼前豁然一亮。

这次朱樉没有主动询问,他知道林澈一定会解释的。

果然。

林澈看到朱樉茫然模样,知道自己讲解的知识点超纲了。

“呵呵,这个讲的有点深,超过了你的理解范畴。”

“这样吧,我给你举个简单例子,你一听就明白了。”

林澈倒了一杯酒,端在手上,随即举了一个例子。

“比方说我是应天人,可是住在北平生活。”

“北平那里种小麦,吃面食,可我从小吃惯了南方的稻米,不习惯吃面食。”

“可是家里只有小麦,没有稻米,这时我怎么办?”

朱樉下意识的答道:“交换!”

“对!就是交换!”

林澈赞许的看了眼朱樉,将手中酒一口干了。

“我拿着家里一斗小麦,在集市上却只换到了半斗稻米。”

“你是不是觉得我吃亏了?”

“是啊!一斗麦子只能换半斗稻米,怎么算也是你亏了。”

朱樉大脑没有过滤,直接开口说道。

“猪脑子!一天就知道打打杀杀,想问题太简单!”

隔壁朱元璋听到这里,嘴里骂了一句。

朱元璋虽然没有做过生意,却知道有些商品,换了地方价格就不一样。

这边。

林澈瞥了眼朱樉,摇头失笑:

“说你简单,你还真是简单。”

“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从多方面考虑。”

“我现在身处北平,可是北平不产稻米。”

“想得到稻米怎么办?只能从南方调稻米到北平来。”

“这样就牵扯到商品流通问题。”

“从南方调稻米到北平路途几千里,又是陆运又是漕运,难免会有损耗。”

“运粮过程中需要雇人、雇车、雇船,这又是一大笔开支。”

“稻米运到北平,加上损耗、人工费、运输费等等,折算下来,半斗稻米已经是南方本地一斗稻米的价值。”

“这就是一斗麦子换半斗稻米,看似不合理,却遵循着等价交换。”

经过林澈这么一解释,朱樉顿时恍然大悟。

隔壁的朱元璋父子,听了也是频频点头。

林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深入浅出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商品流通’,‘价值’还有‘等价交换’这些生涩的词汇,也都一一解释清楚。

朱樉眼眸充满着崇敬,林先生几句话功夫,就让他弄懂了什么叫商业。

相比于大学堂里的那些大儒,林澈讲课总是那么的深入浅出、轻松写意。

林澈讲的轻松,自己学起来也不累。

没有之乎者也的,绕的人晕头转向,越听越糊涂。

朱樉站起来主动给林澈和自己酒满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先生,这杯酒我敬你。”

说着满满一碗酒,一口干了。

林澈也不客气,端起碗也将酒干了。

酒喝了,林澈继续讲课:

“说了商业,咱们再来说说商人。”

“商人简单来说就是靠从事商业为生的人。”

这次,林澈没有咬文拽字,是因为他自己也不记得商人这个名词解释。

何况自己即使记得,说出来这憨货也一定听不懂。

果然,这么一说,朱樉立刻就懂了。

“先生,应天府街道旁边那些开饭馆、茶楼和杂货铺的那些人,都算作商人吧!”

“对,主要从事商业为生的人都叫商人。”

林澈颇为赞赏的点点头。

“商人有多种,不是皇上想象的那样,四处奔走、盘剥百姓那些人叫商人。”

“他们只是商人中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商人都有自己的产业,扎根在当地。”

“像酒肆、茶楼、饭庄…他们都在当地从事商业活动,按时纳税,合法经营,靠服务赚取利润。”

“不存在剥削百姓,相反他们赚取的都是有钱人的钱,百姓穷的饭都没得吃,谁会上这些地方消费?”

“所以说大多数商人,与老百姓并不冲突,他们也像百姓一样,靠着辛勤劳动获取利润,养家糊口。”

“商人最大的贡献是带动就业,促进城市发展。远的不说,就说应天府吧,应天府的繁华热闹,还不是因为商业带动的!”

朱樉被林澈这番话,说的一愣一愣的。

半天才冒出一句:“什么是带动就业?”

林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一番话,用词有些前卫。

这里不是六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

带动就业、促进发展这样的词汇,几百年后的才会出现。

“‘带动就业’?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就明白了。”

“应天府一名商人开一家饭庄,开饭庄总不能事事都自己来吧,他总得请厨役吧,请小二吧、请账房先生吧。”

“这些人因为商人开饭庄,在饭庄干活,而领取工钱,养活家人。”

“这就叫做带动就业。”

朱樉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林澈喝了口酒,继续说道:

“当今皇上不经过调查,就将这些商人定性为剥削者,你觉得这样妥当?”

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